close

那些要我死的人.jpg

森林大火,匪徒入侵,在大自然的恐懼下,死亡如影隨形,再搭配女主角漢娜(安潔莉娜裘莉 飾演)的昔日陰影,更讓《那些要我死的人》充滿生理及心理的同步掙扎,捱得過去,才能成為笑談的人生。

泰勒謝里丹的電影其實一向迷人,皆以大自然的遼闊荒野當作背景,人類在其中鬥爭,刀槍齊飛,展現低劣的爭鬥時,卻也能窺見可貴的人性,看起來那麼平凡,卻才是可貴,其實《那些要我死的人》的片名如此直白,就已經清晰表明,要我死的,往往是人,不是殘酷的大自然。

於此同時,泰勒謝里丹也表明他在《怒火邊界》以降就擅長的女性刻劃,從《怒火邊界》的艾蜜莉布朗特、《極地追擊》的伊莉莎白歐森,女人闖入這個充滿雄性荷爾蒙的世界,她們看似天真,初生之犢的勇氣卻比這群男人更為堅強,《那些要我死的人》更透過女性、大地之母的意象,將泰勒謝里丹想表達的母性,到達了一個極致。

漢娜說自己是lean而非skinny,所以當漫天大火將原野森林燃燒殆盡,她頃一己之力對抗烈火與匪徒,讓自己重生贏一回,讓男孩得以生存,孕婦也不甘示弱持槍保護家庭,讓即將出世的女兒為自己驕傲。

「那些要我死的人」從此就從狹義的兩個殺手,成為廣義的粗魯男人,他們攻擊孕婦,他們高喊「我恨透這個鬼地方」,殊不知「這個地方也不歡迎你」。

《那些要我死的人》若單純與泰勒謝里丹的前幾部經典電影一如《怒火邊界》系列、《赴湯蹈火》、《極地追擊》,或多或少是會覺得有些不足,尤其是前兩部電影精準結合大自然與人性之間的共生,《極地追擊》片尾讓傑瑞米雷納與部落長老的對話,感嘆白人與印第安人的歷史爭執,突然讓這部電影拉抬到史詩隱喻的高層境界,相對之下《那些要我死的人》雖然節奏更精準,更娛樂,但在敘述陳義的質感上,較難與前兩部經典相比。

該怎麼說呢,也許是片長過短,故事較為簡易,《那些要我死的人》的劇本邏輯上確有硬傷,諸如會計師帶著兒子逃亡時,若不敢報警為何不通告媒體?要等瀕死之際才央求兒子幫忙?殺手集團面對的可是會讓眾多政客、財團都會動搖的醜聞,為何只派兩位殺手沒錢增添人力?大火欲來,整座森林得折騰一夜才有人來協助,竟也只有漢娜一人面對?

這讓電影顯得倒是有些可惜了,全因編導是泰勒謝里丹,因為是這名才子,我們才能要求更多。

另外,強柏恩瑟已經成為泰勒謝里丹的固定班底了,明明身材粗獷、滿臉橫肉,但在泰勒謝里丹的電影裡就特別柔情,無論是編劇的《怒火邊界》、執導的《極地追擊》、《那些要我死的人》都是一樣。

然後全片表演最好的人是「小指頭」艾登吉倫Aidan Gillen,他那種偏執又殘酷的表演,迷人極了。

來我的粉絲團講武德吧

arrow
arrow

    白色豆腐蛋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