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貓.jpg

湯姆霍伯一路拍攝多部古典敘事電影都能獲得奧斯卡獎季垂青,更曾以《王者之聲:宣戰時刻》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後續的《悲慘世界》、《丹麥女孩》也有不錯表現,不過湯姆霍伯終究沒有喬萊特那樣的深厚文化底蘊,拍攝《貓》時更是原形畢露,無法拍攝新舊交替文化,反倒顯得相當尷尬。

《貓》的負面評價多半來自於電影本身的詭異人形特效,倘若音樂劇版本《貓》是唯一的呈現模式,那麼電影版《貓》卻變得較為癲狂,栩栩如生的貓身人面,再加上生食蟑螂、搔癢等橋段呈現貓的習性,小細節多為加油添醋,既要像人,也要像貓,這讓《貓》變成了「恐怖谷理論」的實踐,這些貓的外型在大銀幕上變得更為恐怖,容易讓人引起較為不適的感受。

然則這還是一部跨年賀歲電影呢。

《貓》找來大量唱作俱佳的演員來演出,佐以大量擁有精湛舞技的舞者,再加上導演湯姆霍伯對於實景收音以及音樂技術上的高度要求,一切廣為人知,是的,我就是沉迷於《悲慘世界》的影迷,甚至覺得運用電影的轉場技巧,將一部經典舞台劇有了新靈魂的呈現,可惜啊可惜,這同時也成為了《貓》的缺陷。

《貓》不像《悲慘世界》一樣原作來自於雨果的長篇小說,《貓》的原作是T.S.艾略特的詩,舞台劇之所以眼花繚亂,就在於各隻貓現身自我介紹,各自有自己的主題曲,風格特異,讓人一看就深深陷入,那首經典的〈Memory〉更能夠傳唱多年,但這部電影相對於舞台劇,卻只是增加一堆詭異化妝技術以及人面動物的恐怖特效,如果只是這樣,為何我不直接去看舞台劇就好呢。

《貓》的音樂仍然很動人,如果閉上眼睛應該是蠻愉快的觀影享受,但只要一睜開眼睛,便能看到這些演員、歌手及舞者的臉被印在貓、蟑螂以及老鼠的身上跳舞,而做得最好的特效則在於他們活靈活現的貓尾巴,如此而已。

回過頭來,或許《貓》已經不能以電影概括,更在於一種文化的表現形式,是否真的是否以大量不舒服的擬真特效及豪華造景來呈現我們熟知的經典作品?原本我在《悲慘世界》還能給出肯定,但現在不太確定了。

來我的粉絲團發大財吧

arrow
arrow

    白色豆腐蛋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