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走到哪裡去?在史蒂芬金的頭號信徒法蘭克戴瑞邦在歷經《刺激1995》、《迷霧驚魂》以及《綠色奇蹟》後早有多年沒拍電影,頂多協助Netflix影集《怪奇物語》,但這部頗具盛名的《大競走》作為生存遊戲小說先驅之一,卻在此時正式拍攝,電影風格簡約、樸實,沒有太宏大的佈景與特效,僅是一群男孩們面臨「競走」,足足走了好幾天,停下來就得被槍決而結束生命,如此而已。
幸賴以原作小說的故事原本就充滿衝突點,《大競走》的故事雖然不過兩小時,場景又較為單調,但幾乎在角色之間的對話延伸不同角色的故事,首以影帝菲利浦西摩霍夫曼之子庫柏霍夫曼飾演的雷蒙蓋瑞提、大衛榮松飾演的彼得麥克菲作為主角,我們能看見這兩名成長背景天差地遠的少年如何展開這場近乎無意義的競走活動,卻又在政府、媒體的渲染之下,認定這是光榮的事。
《大競走》早在多年前早已寫就,對於政治批判更是直言不諱,都說了拋頭顱灑熱血,但是有志青年們為何要前仆後繼主動加入死亡遊戲,就為了可能獲勝的一丁點機會?史蒂芬金多年以來的政治立場也透過這個切合新版的《大競走》有了全新的投射,甚至是面對他始終批判且厭惡的現任美國總統川普,也或許是因為這樣,《大競走》的電影版才會如此得到歐美影評的喜愛吧。
其實現今看來,《大競走》並不算出色,但這種從頭到尾僅有「走路」的單純末日感,也是一種反璞歸真,沒有太多算計,整部電影更是讓人好奇的是並不像是後期晚輩作品《大逃殺》、《魷魚遊戲》那樣充滿競賽者的你爭我奪,反倒像是《站在我身邊》版本,每個角色幾乎都沒想要陷害對方,即便貪玩鑄下大錯的巴科維奇也會決定以死明志,讓整部反烏托邦電影,最後反而能實現這種男孩友誼的理想烏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