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花椒之味.jpg

 

「一本書最好的結局往往不在作者手裡,而是在讀者心中,每個人都有自己嚮往的一個結局。」
 

張小嫻在〈我的愛如此麻辣〉的後記如此寫著。
 

華人喜歡吃飯,也發明了火鍋,張愛玲就是這樣一個吃貨,文字寫盡美食,更特別撰文〈談吃與畫餅充飢〉讚賞食物的美好,也提及了火鍋。

吃與愛,本屬於同一件事。
 

亞洲民族內斂含蓄,約暗戀的女孩子時會說一起吃飯,朋友間若有小聚也是一起吃飯,爸爸媽媽好久不見子女想要見上一面也是說一起吃飯。
 

這構築了《花椒之味》的清晰樣貌,張小嫻早在原作《我的愛如此麻辣》套用大陸、香港以及台灣等三地的不同女兒,因為父親的葬禮首次相遇,面對另兩個從未相識卻有同樣血脈的女孩,一聲姊姊或是妹妹都顯得生疏。
 

爸爸應該是什麼樣的人呢?或許皮膚黝黑,眼角邊滿布皺紋,駝著背,總是流著很多汗,身上那一件佈滿火鍋醬漬的橘色外套,舊舊的,怎麼也不肯換掉。
 

跟所有中年男子一樣平凡,但他是我爸爸。
 

「不管他選擇了什麼,他都是傷害了我們。」
 

與其說《花椒之味》是華人版的《海街日記》,倒不如說是更細膩溫婉的親情版《三個女人的故事》,來自中港台三地,我們溯著同樣的過往,對於父親有著模糊的記憶,這麼多年以來,還是好想問,他到底愛不愛我呢?
 

《花椒之味》透過吃,還是以麻辣火鍋為題材,電影的韻味十足,細火慢熬,看似又辣又麻,不品嘗的話又如何知悉其味,如樹(鄭秀文 飾演)、如枝(賴雅妍 飾演)以及如果(李曉峰 飾演)不也是這樣相遇相識,初始還有些針鋒相對,父親應該是比較愛我的吧,即便這麼多年以來,還是好想要問這個問題,父親怯弱且多情,什麼都不肯放下,想要去愛,卻又怕受傷害。
 

於是電影在一次又一次的衝突與和解中,帶領我們了解這3個女子,如樹是旅行社業務,想要旅行,卻覺得要先學會開車所以裹足不前;如枝喜歡打撞球,貫徹職業選手這一條路,也是因為爸爸的一句鼓勵;如果陪伴著婆婆,悉心呵護,卻總是起衝突,她反而能與直播間前的網友們互動良好。
 

《花椒》就這樣成為了3個社會女子的浮世繪,生活再怎麼苦,但只要能夠一起嚼著辛辣的花椒,就好像不那麼痛了。
 

「吃辣,就是用一種痛,掩飾另一種痛。」
 

明明沒想過以後,所以3個女人的名字中間都有個「如」,假設語氣,如果我能夠去旅行,如果我能在比賽中拿下冠軍,如果我能決定去相親找個伴,感人的是電影並不願給答案,3名女子的事業與愛情都沒有成樹張枝結果,但她們還是她們,只是更知道怎麼去愛而已。
 

突然也知道火鍋的箇中滋味了,麻辣兩字,都是人生的味道,喝下一口湯頭,變得詞不達意,一邊委屈我的舌頭了,但看到圍成一桌的親愛家人,卻又願意繼續吃下去。
 

也許這就是《花椒之味》透過麻辣火鍋,借代替換一家人情感的用意吧,而且那間火鍋店還名為「一家」呢。
 

華人的語言,就能夠透過吃,展現傷感的樣貌。
 

是原諒,是溫柔,是愛。
 

如樹找了大半年的麻辣火鍋湯頭,想也想不到,就在媽媽情敵最愛喝的酒裡面找到了。
 

原諒自己吧,當你又想起那個憎恨的對方時,就已經又殘忍傷害自己一遍。
 

「我原諒你了,我好想你啊,我好想你啊。」
 

親愛的爸爸,我透過火鍋店的員工,透過原本不相識的妹妹們,終於知道了你是誰,卸去那些濾鏡,你還是你,離開過,傷害過,但如今我多麼想讓你知道,那些負累的傷痕,也能陪我慢慢長大。
 

鑼鼓喧天,張燈結綵,此時此刻我才終於愛我自己,如樹終於會開車,如枝得知母親一直在看自己的比賽,如果則與年邁的婆婆和解,原來痛苦與衰敗,不過是電影裡面那個隧道,一下就過去了,幸好有在坐在身邊的人,跟我一起旅行,跟我一起對蟑螂說話,跟我一起吃火鍋。
 

全片演得最好的莫過於鄭秀文,很可惜今年無緣於金馬獎摘后,時尚感十足的她掛著大眼鏡,從電影泰半不動聲色的悲傷醞釀到最後的一次爆發,完整性十足,不只是賴雅妍、李曉峰,戲份不多的劉瑞琪、吳彥姝、任賢齊、劉德華以及鍾鎮濤都好,尤其是任賢齊,他應該交出這一生至今演過最動人最好的角色了。

 

來我的粉絲團發大財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白色豆腐蛋糕 的頭像
    白色豆腐蛋糕

    白色豆腐蛋糕

    白色豆腐蛋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