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家的事.jpg

該誇讚的是《我家的事》雖遣用台灣八點檔的御用演員藍葦華、高伊玲,卻選擇不將情緒溢出,甚至多半以刻意中斷、未明的人物情感作為延伸,但也是因為這樣的欲言又止,讓《我家的事》也成為了許多人家裡的事,我們何嘗不是片中的兩個小孩蕭春琇(黃珮琪 飾演)、蕭子夏(曾敬驊 飾演),各自有缺陷,各自與父母不和睦,但又能夠隱約獲得家庭的真正意義。

我家的事,也是你家的事,我們都在彼此的身邊,創造共同的記憶。

電影高明卻也取巧的是運用4個截然不同的篇章作為延伸,然後從〈姊姊的事〉、〈媽媽的事〉、〈弟弟的事〉以及〈爸爸的事〉逐漸從不同角度拆解各自的心事,從一開始我們便得知「血緣」並非為各自相互倚賴的根基,而是在於相互在成長過程中的陪伴,亦可以說是糾纏,留下彼此從此難忘的記憶,無論好或不好,我們都是家人。

因為是家人,所以《我家的事》最為真實的部分不只是講述「愛」,也有講述「恨」,姊姊、弟弟其實與父親都沒有血緣關係,而隨著故事的推演,也讓父親的賭癮、憂鬱症早逝提前賦予他們獨立翱翔高飛的主因,即便有遺憾,也是必經過程。

與其說《我家的事》是溫馨喜劇或是傷感悲劇,不過電影某方面來說很能掌握懸疑推理小說的根基,從每一段故事都鋪陳出一個又一個的謎團,姊姊為何是領養?媽媽為何難以生育?弟弟與意義上的真正父親阿淵(姚淳耀 飾演)之間個關係?父親為何離世?家庭裡的衝突與掙扎讓他們同住一個屋簷下,見到彼此就是苦楚,卻又得真正告別之後,才開始慢慢拾起淡淡的傷感。

想起電影海報那句眉批「你知道我們是多拼命,才能成為一家人嗎?」原本以為是珍惜,但其實更像是惋惜。

陪伴與糾纏,不過一念之間,《我家的事》在經歷一連串的秘密揭露、親人離世之後,又回到電影初始的燒金紙儀式,他們從未正式見過雪,卻在那一瞬間見到了金紙紙灰紛飛,而那些說好的約定,再也沒有實現,活到此時此刻,誰不是對另一個人始終有所保留呢?即便再愛也是一樣,但是沒關係,惋惜也是一種愛的表現。

來我的粉絲團吧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白色豆腐蛋糕 的頭像
白色豆腐蛋糕

白色豆腐蛋糕

白色豆腐蛋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