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常常問我這些歌是怎麼寫出來的,不是他們真的想知道,而是因為他們寫不出來。」
全因為巴布狄倫的一生太過精彩,稍微擷取相關篇章,集合人生核心都是難事,但我確實是觀看《巴布狄倫:搖滾詩人》才知道電影是集中在巴布狄倫崛起後的5年之間,基本上片名可以叫做《少年巴布狄倫》之類的,不過導演詹姆斯曼高德一改當年拍《為你鍾情》詳實記述強尼凱許與珍卡特這對夫妻,《巴布狄倫:搖滾詩人》在提摩西夏勒梅的演繹之下,著重在「反叛」、「不合常規」,與巴布狄倫的人生宗旨一樣切合,天才的孤獨無人了解,到最後只能一直違背自己。
提摩西夏勒梅刻意咬牙保持著口齒不清,眼神渙散時常搖頭晃腦,明顯模仿巴布狄倫的日常生活,瘦削、高傲而且充滿藝術家氣質,電影刻意隱去巴布狄倫的原生家庭以及原本名字勞勃齊默曼,我們就像希薇(艾兒芬妮 飾演)一樣,完全不清楚巴布狄倫,但同樣為他表演的才氣傾心,抱著吉他、吹著口琴,看似對任何事都不在乎,卻能夠吟詠出哲理深厚的詩句,搭配餘韻深長的歌喉,《巴布狄倫:搖滾詩人》確實做到一部「好看又好聽」的電影,長達近兩小時半的電影是一種饗宴。
巴布狄倫往後的反戰、反政府,都僅有簡略著墨,我們能看見巴布狄倫面對古巴危機、甘迺迪遇刺,都沒有太大情緒,正確來說整部電影只講了兩件事,一個是他對感情的不忠,遊走在藝術家希薇、創作歌手瓊拜雅(莫妮卡巴巴羅 飾演)以及眾多女人身邊,另一個則是他忠於追求自己的音樂,雖是民謠歌手出身,卻硬要玩藍調與搖滾,硬要放下木吉他,選擇插電玩起電吉他,遭到唱片、音樂節反對也不改其志,即便被歌迷喝倒采也完全不在乎,到最後反而獲勝了,他真正得到了自由,這也是他對抗強權的第一步吧。
不過莫妮卡巴巴羅的歌喉真的非常好,之前看《捍衛戰士:獨行俠》還沒感覺,這回覺得她真是美,尤其是空靈歌聲竟然真的還有幾分瓊拜雅的神采,畢竟提摩西夏勒梅不可能比得上巴布狄倫,莫妮卡倒是厲害多了。此外,整部電影猶如民謠界的「復仇者聯盟」,除了瓊拜雅這個由愛生恨的莫逆之交之外,就連強尼凱許、比特席格、巴比紐沃斯、伍迪蓋瑟瑞都逐一登場,飾演巴布狄倫的恩師兼戰友的比特席格(艾德華諾頓 飾演)演出這個保守、敦厚的民歌之父,戲份很多,也很搶眼。艾兒芬妮也很好,她甚至大量引用貝蒂戴維斯在《Now, Voyager》的經典台詞"Don’t Worry the Moon, We Have All the Stars"這種苦戀的情緒,除了代入戀人之外,也能代入歌迷與歌手吧。
《巴布狄倫:搖滾詩人》無論是原聲帶或是電影,都幾乎可視為巴布狄倫的經典精選輯,而我就像絕大部分的樂迷一樣幾乎只聽過〈Blowing in The Wind〉印象深刻,對於片中的幾場大表演,看了頗為過癮。
不過電影片名A Complete Unknown事後回想起來饒富趣味,原本以為這個所謂的「完全未知」是講述巴布狄倫從一開始的默默無聞到成為名聞遐邇的大明星,後來覺得這個片名其實是根基於所有配角對於巴布狄倫本身的迷戀,迷戀他的神秘感,迷戀他的不按牌理出牌,殊不知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誰,但這也是一種虛無的浪漫,必須不斷反叛,才能找到那一個,最不陌生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