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需要成為一個特別的人,沒關係的。」
人不用特別,鬼也不用,不過《鬼才之道》所敘述的並非為芸芸眾生的悲涼,而是擴展出另一世界觀,講述人類與鬼都一樣無奈,晝夜匪懈只為了讓自己不要消失,透過喜劇格式包裝,不同年代的鬼魂們如今齊聚一堂組隊嚇人,原來鬼嚇人就像《一屍到底》、《曼克》拍電影一樣,短短一個製作流程,背後其實是千辛萬苦,只是觀者從來不知道。
好恨啊,但我們只是渴望有人對自己說一聲「你會中」。
《鬼才之道》的故事脈絡並不難,刻意隱去真實姓名的「同學」(王淨 飾演)陷入可能被打到魂飛魄散的困境,求職失利,卻意外被性格浮誇的經紀人Makoto兜哥(陳柏霖 飾演)挖掘加入團隊,師承過氣的天后凱薩琳,再加上老友卡蜜拉(百白 飾演)、後端技術人員柯國隆(瘦瘦 飾演)就此組成團隊。
所以說一個好聽的鬼故事特別難,必須不落俗套,必須親切如晤,但又得必須具備沁人脾臟的淒冷,《鬼才之道》開頭便論及凱薩琳曾是鼎盛風光,而後屈居於一手栽培的後輩,再度扶持毫無自信的年輕新人,這個世界的唯一宗旨,鬼必須嚇人,才能證明鬼的存在,於是各種典籍記述的鬼故事,從口耳相傳到文冊典籍,然後是凱薩琳一句「沒有電視要怎麼嚇人」,但是數位傳媒很快就遍及各地,緊接著更是IG、TikTok的短影音熱潮,就連恐怖短片都要快轉,一個節奏跌宕起伏的好故事已經不流行囉,所以什麼都變得速食化,快樂速食化,恐怖速食化,就連愛情都得速食化,靜靜享受著片刻時光,也總是忍不住拿起手機搜尋各大社群平台瀏覽新資訊。
於是條列式、簡化論述因而支配我們的碎片化世界觀,《鬼才之道》想將觀眾重新歸返至一個聽故事的美好年代,夏夜裡圍坐客廳內享用西瓜,開著轟隆隆的老舊冷氣,一家人圍坐看著靈異節目,照片裡似有黑影在動,說故事的人延長結尾餘味,人與鬼,最終會以一句問句作結,「魚肉好吃嗎?」「床上那個人是誰」或是像這部電影一樣,「為什麼我這麼廢啊」。
《鬼才之道》的角度並非由上對下,更貼近同病相憐,像是多年好友手持啤酒向你貼近「幹,喝啦喝啦」不過問任何傷心,即便像是凱薩琳為情所傷,即便像是兜哥未曾完成夢想,即便像是同學終究一事無成,還是得互相督促彼此,走吧,明天還得去嚇人,為什麼當鬼還是這麼累啊,一個鬼的悲劇,成為一群鬼的鬧劇,到頭來也只是想被記得,就像「同學」的爸爸一樣,即便女兒可能不被全世界認可,沒關係啊,爸爸永遠支持就好。就像凱薩琳面臨過氣一樣,沒關係啊,身邊只要有一個觀眾,也是觀眾。
在這光怪陸離的世界,有人願意用最老套的笑話逗你開心,有人願意跳一段俗氣的舞蹈逗你開心,有人願意做一張假獎狀逗你開心,即便全世界沒有人肯定你,也至少有人陪你一起糟糕透頂,只要坐在一旁陪伴,就是陰陽兩界最美麗的瞬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