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你為什麼畫漫畫?」
一句話,往往要用一部電影來解答,也要用一輩子來解答。
我今年目前最喜歡的動畫電影。
《驀然回首》早在看原作漫畫時就被深深感動,故事篇幅短小,只集中在一對少女的友誼,然則不按牌理出牌的漫畫家藤本樹,向來就自認「從不會乖乖單純說故事」,於是故事後半段急轉直下,突然轉化為平行時空的科幻故事,藤野與京本的生死兩界永隔,在另一個平行時空圓滿,即便她們失去的是一起共度的記憶,但只要彼此都過得好好的,就好。
動畫導演由押山清高擔任,除了盡可能保留漫畫裡的眾多名場面,他更在訪談中提及自己對不同段落的感觸,並強調自己特別用力描繪的,便是藤野在畢業典禮當天,初識京本的那一大段戲。
藤野一直覺得自己無法超越京本,沒想到對方竟然看過自己所有的作品,於是在回家路上,即便下著大雨,也開心跳舞奔跑,「那是決定藤野命運的重要場景,在雨中進行,而雨水浸透全身,彷彿讓內心的情感滲透出來」,藤本樹更強調「這一幕就是要牢牢抓住讀者的情感」,所以押山清高才會格外注重這場戲,並認為這是全片最重要的轉折戲,「這是我最用心的一段」。
那對於觀眾來說,最動容的地方在哪裡?一定有很多很多,然則在《驀然回首》的電影版,配樂由電子樂新銳配音家 Haruka Nakamura操刀,鋼琴襯底加上緩慢、質樸的電子樂節奏,讓《驀然回首》的青春樣貌添增幾許憂愁,當我們看見藤野與京本開始合作無間,藤野握著京本的手在大城市奔跑,藤野坐電車時坐在靠門的位置,告別時走在京本前方,就連筆名「藤野京」也是讓藤野先行,原本以為這是藤野的私心,但其實不是,是因為她熱愛回頭,只要回頭能看到自己的好友還在,那便會安心。
但是青春的故事能走到哪裡?
畢竟從一開始就表示獻給「京阿尼縱火事件」的罹難者,《驀然回首》對於死亡的本質,是因為知道再也無法復返,才知道這是世界上最傷痛的離別,無論說不說再見,永遠都見不到最初的模樣,藤野在得知京本的慘劇發生之後,只能將這樣的苦楚成為畫筆,在那裡,會是一個有藤野隨時隨地都保護京本的世界,因為京本已經「走出去」,此後的人生只會越來越勇敢。
那我們回到初始的那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畫漫畫呢?
京本提問時,藤野從來沒有給過正面回應。藤野最終只是默默回到自己的工作室,畫著漫畫,夙夜匪懈,太陽西落,夜色茫茫,只有星光閃爍著安靜的城市,藤野還是在畫畫,而我們彷彿成為了京本,看著藤野繼續作畫,這才了解一個漫畫家背後的故事。
所有的溫柔與愛意,都可能來自於逝去的青春,一個回不來的人,驀然回首,如果你也在就好了,如果不在,我的故事還是會為妳留下一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