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圈套.jpg

 

再怎麼可怕的惡魔,也是有可能是一個愛女兒的好爸爸。

奈沙馬蘭將《驚心動魄》、《分裂》以及《異裂》列為「東鐵177班次三部曲」,是他對於超能力者處於現世的悲慘關注,而他在疫情期間推出高概念的三部電影《詭老》、《敲敲門》以及《圈套》則簡直可以視為「女兒三部曲」,三部電影都有出現女兒,乍看之下不是故事重點,卻又左右主角做出關鍵性舉動,《圈套》更直率表明「女兒第一的好爸爸」與「殘酷變態的高智慧殺人犯」,有沒有可能是同一人?

即便奈沙馬蘭早就沒有年輕時的心高氣傲,在《靈異第六感》、《靈異象限》直指生死學、哲學,年過半百之後卻突然整個人都變得釋然,《圈套》更是完全放飛,不像前兩部電影有原作小說作為基底,這一個讓2萬名觀眾當作背景,300名警察佈下天羅地網的請君入甕,確實就在故事核心迷人的狀況下,變得娛樂性十足,以往酷愛致敬偶像希區考克的奈沙馬蘭,更像是丟出一個嶄新的提問,就像《擒凶記》那樣讓主角進入一個在有限時間、空間內解決驚悚困境的故事,發生在監視器、手機攝像網路發達的現代世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倒是很開心看到喬許哈奈特的表演越來越好,淡出演藝圈多年之後再度回歸,包括反派、丑角等角色都願意飾演,但在《圈套》中的兇手「庫柏」,形象似乎更貼近他在《黑鏡》第六季〈在海的另一邊〉的延伸,皮笑肉不笑的偽君子反派,無論是欲蓋彌彰或是故作深沉,都讓這個性格殘忍的變態兇手形塑得更為立體。

不過迷人的地方是在於《圈套》對於喬許哈奈特的表演也很信任,即便是犯下12起殘忍血案的兇手,但全片完全沒有展現他的行凶畫面,觀眾卻能看見他在看到慘案照片時的冷靜,面對灼傷者、失足跌倒者的一絲興奮,再加上隱藏在暴躁面底下的壓抑,確實讓這個反派兇手有很新的面貌。

因為庫柏是一個好爸爸,他與女兒對話時積極想滿足且了解對方,面對女兒不開心、猜忌則會盡全力包裝自己,這種刻意營造出的角色斷裂感,倒是讓《圈套》對於兇手本身的留白,有了更多耐人尋味的趣味。

同時也是一種互文關係,台上的演唱會歌手,台下的兇手,某方面來說他們都在極力表演,這可能才是奈沙馬蘭想表現出的惡趣味?

但是劇本實在略顯空洞,畢竟《圈套》是形式大於內容的作品,前半段對於庫柏與數百名警察的對弈,雖覺得有趣,但仔細一想其實太多巧合,一如剛好露餡的賣衣服工作人員、一如正面受傷的餐飲店店員、一如太好呼嚨的特勤警察,後半段讓奈導的女兒莎萊克沙馬蘭飾演的「渡鴉夫人」變為主戲,表演與主要對戲的喬許相比,簡直是殘忍的輾壓,但好像也沒關係,這本來就是喬許的主場。

此外熱愛客串的奈導,這次只要一客串還是很讓觀眾出戲,即便他拍片一直在改變方向,但他的演技仍是始終如一的糟糕,別再模仿希區考克了啊...希區考克的客串戲分,通常也沒有那麼重。

然後反轉還是蠻有趣,畢竟要迎接可怕的真相,首先的前提就是對於互動關係的不信任,只是代價往往比想像中還要大很多。

來我的粉絲團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圈套 TRAP 電影 2024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白色豆腐蛋糕 的頭像
    白色豆腐蛋糕

    白色豆腐蛋糕

    白色豆腐蛋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