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擅長編導舞台劇的費洛瑞安齊勒自從成功打造舞台風格濃厚的《父親》之後,再度探討親屬之間的複雜情感,明明很愛,卻又很恨,朝夕相處的家人們,分散於我體內DNA而生長的孩子們,對於我而言,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休傑克曼在《愛‧子》的詮釋,有別於安東尼霍普金斯在《父親》從高傲粗暴到恐懼軟弱,具體而微展現了我們對於父親由盛轉衰的想像,休傑克曼對於自己的兒子,即便深愛著對方,也對兒子的心理疾病一籌莫展,他知道自己曾是情感上的叛離者,他在體制內逃脫,組織了另一個家庭,卻不願放下過去,因而與自己的兒子展開極盡矛盾的相處,甚至成為對決。
《愛‧子》就像《父親》一樣,場景狹隘,大多在一個客廳裡演完整部戲,彼得(休傑克曼 飾演)在職場上運籌帷幄,面對家人慈愛,卻不知怎麼與自己的兒子尼可拉斯溝通,即便他深愛著尼可拉斯,也積極帶著尼可拉斯納入他的新家庭,與年輕妻子貝絲(凡妮莎寇比 飾演)以及剛出世的兒子相處,但依舊一籌莫展,他清楚感覺到兩個家庭無法彼此連結,男人試圖找到答案,卻找不到。
整部電影在前半段刻意營造出的佈局雜亂中,讓我們進入彼得的心境,更在安東尼霍普金斯僅一段戲的客串中,展現父親、兒子身分的轉換,讓《愛‧子》的心理壓力越來越上升,最終帶來無可彌補的悲劇。
休傑克曼的表演非常精采,事實上他原本就一直傑出的演員,《愛‧子》故事聰明,不去批判任何一個角色,悲劇往往是自然發生,即便再愛一個人也無法阻止壞結局的延伸,費洛瑞安齊勒雖然沒有《父親》的精煉以及懸疑趣味,不過《愛‧子》照樣是餘韻無窮,值得細細品味。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