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後的決鬥.jpg

雖說是改編法國中世紀的真實故事,而後被改編為小說,接下來又被雷利史考特改編成電影,但在實際觀看電影的當下才能發現其趣味,劇本由麥特戴蒙、班艾佛列克以及《打不倒的金咪》編劇妮可哈洛芙珊娜所寫,三人各寫一段,作為這段傳奇決鬥的重新詮釋,但重點是在於第三段的真相,更狡獪的將兩段敘事完全翻盤,無論是雷利史考特純熟沉穩的執導功力,或是3位編劇的細膩,皆是功不可沒。

《最後的決鬥》以一則姦淫事件作為串連,觀眾可透過3個不同的主角,看待同一事件,展現這起決鬥的真實樣貌,雖說是套用黑澤明《羅生門》,但雷利史考特卻帶領這群曾喜歡他史詩電影的影迷,一同進入他同時在《末路狂花》也頗為擅長的女性敘事,男性們以為自己是名譽、榮耀的騎士鬥爭,但是犧牲的,為何總是女性。

這可以說是雷利史考特近年在處理史詩題材當中,最為大膽且細膩的一次展現,的確3位編劇功不可沒,不過一堆演員也都有精彩表演。

你自己口述的故事,真的就是真相嗎?

第一段,我們看到忠肝義膽的卡魯日(麥特戴蒙 飾演),長期在外驍勇善戰,同時對家人萬般照顧,但他始終不得領主疼愛,更被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勒格里(亞當崔佛 飾演)背叛,才決定起身要求一場生死決鬥。

第二段,學養豐富的護衛勒格里,是在皮勒伯爵(班艾佛列克 飾演)的親信,他風流倜儻,全身散發賀爾蒙,身邊永遠不乏女伴,他自認與卡魯日的美麗妻子瑪格麗特調情,他多次勸說皮勒伯爵原諒行事魯莽暴躁的卡魯日,在一次他自認的兩情相悅性愛之後,他竟被控訴為強暴犯,他決心拋下神職、護衛身分,迎接這場決鬥。

到這裡來看,或許只會覺得是部一般的決鬥電影,更以為是遙相呼應雷利史考特於70年代的首部電影《決鬥的人》,殊不知雷利與多年前相比,早就不一樣了,《最後的決鬥》更是積極再補充加入一個女性視角。

瑪格麗特。

第三段的瑪格麗特(茱蒂康默 飾演),還特別附註為「真相」,這回我們看到瑪格麗特在大時代裡面被犧牲,被父親抵押賣給卡魯日,卡魯日的好戰殘暴性格,雖然對母親百依百順,但始終只把妻子當作生育工具,透過不同視角的轉移,細節的補足,我們赫然發現剛正忠義的卡魯日,其實是冥頑不靈,另一方面,我們以為斯文幽默的勒格里,其實只是個貪淫女色的登徒子,只是我們一開始所看見的,都只是他們的主要視角,再壞的人,看待自己,都以為自己是英雄。

《最後的決鬥》就這樣暢快完成三段敘事,我看完的當下曾經疑惑,為何雷利與3位編劇,不直接以他們最為擅長的第三段女性視角來寫就好,看完後稍加思索才發現其用意,看似通順直率的前兩段,其實就是第三段最大的諷刺,也讓人驚覺這是創作者的聰明角度。

雖然《最後的決鬥》很好看,在第三段結尾,卡魯日與勒格里看起來像是守護名譽的英雄,其實都只是貪慕好利的短視者,他們的決鬥只是一次獸性的對抗,沒有任何文化,卡魯日在獲勝之後,將瑪格麗特當作戰利品一般展示給在場所有觀眾,沒有憐愛與擁抱,他只是再度覺得自己維護了男性自尊,這多麼可悲。

喜歡《最後的決鬥》的字卡敘述,即便我們知道多年後的卡魯日終究戰死,瑪格麗特成為莊園的女主人,而她再也沒有追尋愛情,字幕浮現「她再也沒有結婚」,讓這個女性敘事的電影,能夠跳脫以往史詩片的格局,女人即便是大時代的犧牲品,也能夠為自己而活,也證明了這部電影的不朽之處。

來我的粉絲團吧

arrow
arrow

    白色豆腐蛋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