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dward Norton stars in Universal Pictures' The Incredible Hulk

據聞先前漫畫原作者,史丹李和傑克柯比兩人在創造這個角色時,萌發出的源頭來自於史蒂文生的【化身博士】,那一個具備雙重人格,並且是兩個極端(極惡與極善),兩種人格的相互交錯之下,激盪出更多衝突性的戲劇元素。

而在這樣的前提下,我想到了兩個很有趣的論證。

第一,因此Hulk這一個角色,比較起其他Marvel的漫畫英雄而言,善惡的界線較為模糊,一個篤信於科學是為了造福人群的科學家,卻成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巨大怪物。不僅僅要與自我人格做一番掙扎,又要逃避軍方的追捕,這樣的劇情,必然會找個技巧純熟的劇情片導演,因而李安是優秀人選,他也認真的拍出了一部誠懇的漫畫英雄電影,實際上【綠巨人浩克】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但可惜就可惜在擺置在暑假檔期,並不像【蜘蛛人2】、【蝙蝠俠:開戰時刻】那樣娛樂與劇情兼顧,而仍舊回歸到一部自我掙扎的劇情佳片。所以在第一集之後,片商改以Louis Leterrier這一位純熟於動作武打的導演來執導這部電影,有其原因所在,他的【玩命快遞】系列與【鬥犬】,都是武打動作戲非常爽快的娛樂佳片,從這裡不難發現,片商希望找一個能夠挖掘出Hulk狂暴的導演,一改前集的李安,電影要呈現的,就是捕捉最為原始的暴力元素。

第二,男主角變成了愛德華諾頓,曾在【驚悚】、【鬥陣俱樂部】裡面以雙重人格身分逆轉結局的他,其實比艾瑞克巴納更適合擔任布魯斯班納的人選,不過在實際的表演層面上,他又欠缺像是艾瑞克巴納那種溫吞儒雅的個性,艾德華諾頓比較偏向憂鬱的科學天才。

有了這樣的前提之後,很難不去期待【無敵浩克】,因為這部電影的娛樂效果是很高的,肉博對戰也可以說是近年漫畫電影以來最為真實暴力的一段,但電影卻衍生出其他缺點,最為主要的便是劇情的完整性無法取得一個實際的角度切入,導演看準了這部電影是續集,或者說他根本無心於講解劇情脈絡,開頭就將劇情角度切到了第一集的末尾,也就是布魯斯班納的逃亡生涯,此外便著墨在動作戲上,至於那三場主要的動作戲,也可以做幾個細部的分解。

第一場是布魯斯班納在中南美洲的街頭逃亡,連結到最終的工廠,作為變身為浩克的舞台。其實先前拍得還算緊湊紮實,不過到了後來的工廠戲過於昏暗,不僅僅提姆羅斯等人看不清楚浩克的模樣,連觀眾也看不太清楚。

第二場則是浩克對抗美國軍隊的戶外戰,接踵而來的軍隊武器令人眼花撩亂,但由於浩克力量實在過於巨大,顯得氣勢相當一面倒。然則這段戲連接其後的,浩克與貝蒂的互動,那畫面真的很令人無法不聯想到【金剛】。

第三場也是我最偏愛的一場,提姆羅斯變身過後果然比浩克力量還大,這場也完全發揮了導演拍肉搏戲的長才,動作紮實漂亮,且拳拳到肉。

但回到了演技層面,威廉赫特與艾德華諾頓還算有發展空間,但是【海上鋼琴師】提姆羅斯卻是令我最為惋惜的一部份,執迷於力量的他在劇本裡面卻沒有太大發揮,他的瘋狂也很有限,未讓人有其感同身受。至於莉芙泰勒,個人認為比較起來,還是首集的珍妮佛康納莉比較好。

【無敵浩克】的娛樂效果相當好,也可列在這個導演的佳作之一,但是相較於前集,仍有些許落差。【綠巨人浩克】相當完整,而【無敵浩克】卻不足,或許相比之下我還是比較喜歡第一集,但這一集沒被前集徹底比下去,已經實屬難得。

Ps.漫畫作者史丹李這次演了所有漫畫改編電影當中,出場最長的角色。另一個漫畫英雄,也將在片末出現。

Ps.跟前集比起來,浩克好像變小隻了。

The Hulk in Universal Pictures' The Incredible Hulk

巨大的浩克越來越帥了。

The Abomination in Universal Pictures' The Incredible Hulk

真夠醜的反派巨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白色豆腐蛋糕 的頭像
    白色豆腐蛋糕

    白色豆腐蛋糕

    白色豆腐蛋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