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而我只是更希望《他年她日》可以由本片監製張艾嘉執導,這樣講述「時間」與「愛情」的命題,張艾嘉早在《心動》就已經精準呈現遺憾與無奈。
《他年她日》其實是一部頗難形容的電影,這種難以贅述起因於電影本身的概念、立意都好,但因為節奏剪接與表演呈現方式,不由得感受到有些生硬,讓龔兆平在鏡頭調度上明顯力有未逮,不是那麼好,雖然選角確實很好,但他們的表演卻未能呼應他們的外在造型。
應該是對於「時間」這樣的命題舉輕若重,由於電影描繪幾乎都在女主角安晴(袁澧林 飾演)身上,所以我們看不到在那些消失的時光裡,深愛著對方的薯仔(許光漢 飾演)是怎樣捱過那些孤獨漫長的歲月,但這也是他對於貧困、資源缺乏的生活裡面唯一渴求的一點甜蜜,「妳會回來嗎?」一句話要用好幾年才能回答。
因為真正想講的是「時間」,相愛的人都得付出一些對等或不對等的奉獻,而耗費了人生大半的時間來想念一個人是否就是愛情?但短暫相會的其實是雙方在山谷間握住手的一瞬間,所以將緊握的手分開也就顯得更為雋永。
只因為《他年她日》過於老派,這種老派在於很多很多年前看的愛情電影,突如其來的各種衝突劇情以及對於情緒演進的粗糙,導致整部電影在觀看時很有尷尬感,但我總覺得,在看的當下格外懷念起擔任監製的張艾嘉,她早在1999年的擔任導演、編劇的《心動》就透過時間推進,展現3位男女只得一再錯過的傷感,我總是特別懷念那張拍著天空的照片,背面寫著「這是我想妳的日子,把它全送給妳」,對比《他年她日》的「哈哈哈,很哈你」,前作無疑顯得雋永多了。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