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早從《捍衛任務》逐步打造殺手世界觀開始,便開宗明義展示故事展演一如武林江湖的華麗武技,結合拳擊、泰拳、巴西柔術以及槍形(gunfu)等各類型武術,主要劇情則是極簡主義,一關一關闖蕩,意圖呈現動作戲的無限可能。
但是《捍衛任務》的故事還可以怎麼拍?在約翰維克的復仇、逃亡之路漸露疲態,需要其他亮眼配角疊加,讓外傳《捍衛任務:復仇芭蕾》的伊芙(安娜德哈瑪斯 飾演)有了新鮮感,迥異於約翰維克(基努李維 飾演)的沉穩、老練,伊芙顯得格外躁動、憤怒,讓全片幾乎都在情緒高漲下度過,雖然並沒有像看《捍衛任務》系列那麼大開眼界,但也已承襲系列作的高度娛樂性。
關鍵點是芭蕾舞台,伊芙身兼芭蕾舞者、殺手,兩種複雜身分本來就難融合,不過電影並非單純融合靈魂舞蹈以及動作武打,更是透過燈光、運鏡,讓《復仇芭蕾》就像將現實空間成為暴力表演的劇場,接踵而來送死的大量殺手群,面容樣貌甚至是模糊的,他們究竟如何罹難,也是為了成就華麗的暴力。
一部好的動作電影,多半是為了美化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血脈賁張,更將其成為一種藝術,導演藍威斯曼在與前妻凱特貝琴薩打造多部《決戰異世界》系列之後,雖然已有多年沒有長片新作,這次拍攝《復仇芭蕾》雖比不上本傳,但卻喚回了藍威斯曼最初的活力,尤其是最後一場北國小鎮的復仇大戲,搭配冷豔、白皙的寂冷質感,搭配槍火四射的反差感,讓原本不甚驚奇的前半段全都獲得平反,變得格外精彩。
北國小鎮的緩慢美景,卻是邪惡反派組織的根據地,看似悠哉度日的市井小民,每一個都是身懷絕技的高手,這讓《捍衛任務》原本就具備的黑色幽默精彩地承襲下來,尤其是安娜手持火焰噴射器大殺四方,恍若發動氣功一般要敵人無所遁形,在白雪皚皚的冬夜裡放射火焰,實在是美極了,《復仇芭蕾》不只是在動作戲上掌握陰性特質,也在最後一段戲呈現出藝術感。
雖說電影一開始便得知基努李維僅是客串,而他確實也僅有兩場戲,但最後一段讓他大顯身手的戲還是很好看,也再度立足約翰維克之所以為傳奇殺手,到底有多可怕,至少本傳影迷仍不會失望吧。
安娜德哈瑪斯前幾年才在《007生死交戰》驚鴻一瞥,證實自己不只有外表、有演技,就連武打也有水準,無奈當年只有客串戲份,此次在《復仇芭蕾》則有滿滿的安娜德哈瑪斯,也是彌補當初影迷的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