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月球隕落.jpg


災難片的紀元早就過去了,畫下句點,難以再續,羅蘭艾默瑞奇作為九零年代的災難電影開山始祖之一,有種不合時宜的浪漫,這種不合時宜更架構在自我複製的僵化,他的每部災難片都有制式的嬉皮、陰謀論者以及過氣無辜的中年男人,還有英勇卻僅是陪襯的女性,幾年看下來,也都習慣了。

即便災難片的盛世早就結束,如今已然不是過往,曾經我們在電影院看到巨大崩裂的颶風迎來,全球知名地標被摧毀殆盡,就能因此感到興奮,整個地球的文明原來都可以像是樂高積木一樣,在大自然的面前瞬間崩塌,然則像是羅蘭艾默瑞奇這樣的老頑童導演,倒是玩得特別愉快,他在《月球隕落》裡面打造專屬於自己的世界,無盡的災難,無盡的毀滅,然後無盡的重生。

《月球隕落》則是一部頗為弔詭的電影,很是老套,若是當年就看過《ID4星際終結者》、《明天過後》以及《2012》的老影迷們,從第一幕開始角色配置,就很清楚接下來的套路,家庭分崩離析的中年男人,並非典型壯碩但依舊充滿魅力,丑角一般的癲狂科學家,外加漂亮且聰明的女性角色們,當然還有羅蘭艾默瑞奇自己所喜愛的年輕俊美男孩,這些角色構築了他想要的災難世界。

但這樣就真正傑出了嗎?

《月球隕落》毫不掩飾羅蘭艾默瑞奇在想像力上的貧瘠,這樣一個看似有點想要突破,更大膽化身「人類都是外星人製造,月球也是」的陰謀論者,但依舊沒有敘述太多,羅蘭依舊穩穩躲回他自己較為習慣的溫柔鄉,把自己套進公式,可能是他已經沒有新招,也有可能是他在連年的票房失敗上有所退卻。

看完《月球隕落》之後,我倒是突然很想回味當年締造票房佳績的《明天過後》,這個哲學意味十足的片名,難得添入一種悲劇的自省意味,地球人再怎麼努力,終究是無法抵抗大自然,我們能做的只有與之共存,而當我重新看完《明天過後》,突然感覺這個故事在極度誇飾,絲毫不遵從任何科學理論的架構下,保有一絲最後的嚴謹與誠懇,這種誠懇,甚至是羅蘭後來在成本加諸更多的《2012》都難以望其項背,即便《2012》是羅蘭自己熱愛的陰謀論、末日預言。

《月球隕落》才真的是較為隨便急就章的作品,作為羅蘭艾默瑞奇多年來的觀眾,雖不算影迷,但從小確實也沉浸在《ID4星際終結者》、《明天過後》等電影,也不在乎《決戰時刻》幾乎竄改美國歷史細節,享受將革命英雄轉化成羅賓漢一般的俠盜,最後還得迎來一個誇張粗暴的大戰,只要看起來過癮就好。但是《月球隕落》一直到後半段,才開始徹底展現羅蘭艾默瑞奇的荒誕影像,他更直接告訴我們,重點不是環保、大自然共存,而是在月球上有他媽的AI人工智慧怪物,如此而已。

簡單直率的粗暴,當然對於娛樂片影迷來說,可以接受,只是《月球隕落》不如《明天過後》、《2012》有福斯、索尼等大片廠的監督加持,這部電影即便有著月球砸向地球的視效奇觀,但劇情卻洋溢著一股廉價感,來自於太多類似橋段的自我抄襲,廉價到讓人懷疑羅蘭是否已放棄徹底投入一部娛樂電影的信念初衷?

《月球隕落》理所當然並不優秀,雖然派屈克威爾森、荷莉貝瑞演得都很認真,就連麥可潘納演個繼夫,都不由自主讓人聯想到《2012》的類似橋段,果然下場也是一樣;雖然礙於中美合資,自從先前的Angelababy等明星之後,于文文在片中也有吃重演出。但這種太過於大雜燴,在多方角力下較為取巧的風格,連羅蘭的前作《決戰中途島》都比較紮實,反倒讓人開始擔心,在《白宮末日》、《ID4星際重生》、《決戰中途島》之後,他是否可能又會迎來一次票房上的失敗?希望不要。

來我的粉絲團吧

arrow
arrow

    白色豆腐蛋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