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娜塔特早在《金翅雀》裡面厚重八百餘頁的抽象虛無感,講述一個少年如何在經歷一場博物館爆炸事件的浩劫中,徹底翻轉了人生,此後的一生並沒有選擇之路,順著命運,順著生父,順著初戀,彷彿只能夠懵懂過完一生。
那麼長,卻又那麼短。
曾執導過《愛在他鄉》的約翰克勞伊自稱是《金翅雀》的書迷,確實也為該本書去蕪存菁,在已經很漫長的2小時半之間講述男孩的蛻變史詩,面臨著親情、愛情與友情的叛離,對於自己的命運,到底還有什麼可以掌握的呢?
席歐(安索艾格特 飾演)在片中貫穿全部故事,在夢境中縈繞昔日噩夢,玩味的是始終僅能看到母親的背影,連最後一面都忘了嗎?僅記得眼前的〈金翅雀〉畫像,那是倚賴此生所愛的唯一憑依,盜取畫像從來就不是貪婪,而是起因於眷戀,讓自己在迎接此後的悲慘童年時,還能有一點慰藉,連結自己在大都會博物館的自己。
所有的人生都分成兩類,之前與之後。
《金翅雀》的動人之處應該在於唐娜塔特在創作小說時,透過席歐不斷的自我追問,是無止盡的孤獨,一場爆炸結束了與母親的連結,但這也像是詛咒一樣,之後每愛上一個人,都會與對方分離,始終無法在一起。
那才是《金翅雀》最難以改編的況味,在一字一畫之間輪轉童年與成人之間,曾糾結的童年之吻,對於藥物的過度成癮以及暴力衝突,這讓席歐更為厭世,陷入自我的心靈囚牢,從這點來看,羅傑狄金斯的攝影功力特別好,清晰用對比強烈的光影以及鮮豔的顏彩,讓我們更能感覺到席歐的蒼涼之感。
其他人都只是過客,就連深愛自己的巴伯太太(妮可基嫚 飾演)也是,雖然當不成她的兒子,也希望能成為她的女婿。然則童年好友鮑里斯(芬恩沃夫哈德 飾演)卻就像〈金翅雀〉這幅畫一樣,徹底在自己的內心裡面深根,多年以來學習俄文,嗑藥,都是為了懷想童年好友(抑或是戀人?)。
只是《金翅雀》的改編略為困難,節奏徐緩,娓娓道來一段心碎的男孩旅程,故事也是約莫演到一半才開始漸入佳境,約翰克勞莉畢竟是充滿文學神采的導演,對於《金翅雀》有自己的獨到詮釋,頗溫柔,演員也選得好,全片最為迷人的應該就是芬恩沃夫哈德,一改《怪奇物語》系列的稚嫩男孩,這一回的放蕩浪子,簡直讓人容易聯想剛出道的喬瑟夫高登李維、伊薩米勒,都是充滿靈氣,很看好他之後的發展。
至於《金翅雀》電影本身,應是屬於氛圍與演員凌駕於整體劇情架構的電影,一如米蘭昆德拉、馬奎斯的小說屢次被搬上大銀幕,影像化作品都以失敗作結,《金翅雀》的難度跟小說相比也難上許多,雖有未逮之處,但也已經達到預期中的溫柔水準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