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後七日】改編自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作品,並由原著作者劉梓潔親自搬上大銀幕,她用最親和的力道來講故事,關於這一個華麗的葬禮告別,以及她對自身人生的省視。所以【父後七日】是屬於作者親自上陣改編自己的故事,我們可以從她的故事裡面窺見劉梓潔的絮語,這一個故事拍來紀念父親,父親的角度不再具有權威,這是一名風趣幽默的可愛大叔,我們透過他,重新見識了台灣在地的本土文化。

誠如於本片大量引用的歌曲〈To Sir With Love〉歌詞所寫的:「你要如何感謝那個人,那個陪著你從用蠟筆到用香水的人,那並不容易,但我會嘗試。」我們從電影的各個角度,窺見了父親的真面目。這是一個誠懇的父親,他從來都以女兒為榮,他會在女兒穿著名牌高跟鞋時,貼心的幫忙換上拖鞋並且擺置瓦楞紙以免弄髒,他也會特地幫女兒準備生日,買了一顆難得的粽子祝福女兒生日快樂,又自作主張的教導女兒騎機車,我們反而都不覺得他過世了,這是一名活生生的父親,不只是劉梓潔的父親,更是屬於我們普羅大眾的父親。

而對於這些小孩而言,回應這名風趣幽默的父親,所應該做的,就是以歡笑迎接他的葬禮。或許是故事內早有透露,父親不喜歡看到其他人悲傷,於是子女們透過這樣愉悅的氣氛,重新認識自己的父親,面對這麼多的親戚,然後重新認識他們,進而對家族無比眷戀的認同。我想起伊丹十三的【葬禮】,只是伊丹十三的口吻可能更具嘲諷批判一些,我所感受到的【父後七日】則是另有他感,這樣愉快的氣氛,隱藏著卻是巨大的悲傷。但在現實的嘲諷方面,我尤其喜愛孝女白琴與道士的設計,其中吳朋奉飾演的道士,時常對著旁人說,我是詩人,兼職道士的口吻實在可愛萬分。

或許我們何以見得,但是【父後七日】內蘊的感傷卻如此隱喻。散文裡面曾經有一段如此記述,第七天的時候主角尋找著父親,將在哪裡出現,卻用刻意的荒謬掩蓋這些,卻掩蓋不了終末的悲傷。終於故事逐漸靠近最後,【父後七日】讓我們得知的訊息是不斷的遺忘,遺忘可以使人不那麼感傷,眾人遺忘了父親是53歲過世,或許更是不忍記得,【父後七日】無可抑制的感傷則在片尾最後五分鐘爆發出來,我們無可抑制的隨著主角一同哭泣,這就是【父後七日】的魔力,電影會帶你記得所有,而當你想要忘記許多悲傷的往事時,越是努力忘掉的,卻越是令人傷感。

【父後七日】無疑是今年本土影壇相當熱烈的一次驚喜,相較於今年其他的大部分國片,【父後七日】雖然較為質樸,但內在的隱藏光芒卻是如此閃爍動人。我甚至覺得這是今年最為喜歡的國片,帶領我們重新認識這塊土地,劉梓潔的口吻溫柔地就像一名身邊的朋友,講述我們都發生過的故事,我不由得將散文最末一句「請收拾好您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稍作更改,只因為在當下,共同坐在戲院的我們,都得知即使燈光亮起終要離席,我們深深受到感動的情緒,也因為電影的精彩,都知道無法平復收拾回來了。

P.S.我尤其愛死了吳朋奉的那一首詩,寫得很爛,但確實爛得很可愛。「我幹天幹地幹命運幹社會/你又不是我老爸/你給我管這麼多?」(請大聲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白色豆腐蛋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