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電影,是屬於你知道這片拍得很有創意,很具挑戰性,故事內容也緊湊精采。影評人們甚至都對這片舉起大拇指說讚,但你知道你無論如何,就是很難喜歡這種電影,其原因無他,就僅是電影的風格不合胃口,這樣的電影其實對我而言還真不少,例如去年極具生活化的【好孕臨門】,我反倒覺得僅舉辦一場試片會的【男孩我最壞】精采太多,卻不上映,【好孕臨門】某方面來說僅是一本不是那麼好笑的生活日記而已。
再來,就是【柯洛弗檔案】,如果以PTT眾網友的語言來說,我看完電影的最終,僅有「科科」兩字來掩飾我的尷尬,當然我承認這片的緊湊度是完美的,幾乎沒有停下來任何一個,無論是言情的、災難的、瘋狂的、幽默的各種元素,但問題則是其所表達的形式,是以DV的視角呈現整部電影,故事的主角以一台DV作為跟鏡,企圖攝錄災難來臨時,最有可能成為真實的一面,裡面沒有任何英雄的存在,有的僅是小市民的徬徨以及光輝,構築成整部電影的厚度。
關於這部電影而言,成就可以在哪裡,是否應該更雄闊的表達出那個情境,那個悲傷的世界,卻找不到任何生存的可能。怪物出現的剎那間,生命都成為了草芥,而電影就是這樣子拍,他擷取了一個片段,一個視角,最大的意圖是在一個沒有理由的毀滅性行動中,尋求真實性的可能,於是裡面的人再怎樣嘻笑怒罵,或是再怎樣作出一些愚蠢的事情,你也有可能會相信,畢竟這就是真實不是嗎?
原因就是,這就是真實,而且這是個不切實際的真實。
【柯洛弗檔案】的電影結構很漂亮,連這類災難電影喜歡架構的人際關係都不是那麼專注,只是很標準的插入一個片段,不是那麼清楚地告訴觀眾,這群人是誰,他們做了什麼,只告訴我們他們基本的關係,一對兄弟,兩個中途加入尋人的女性,拿著DV的主角,被尋找的女主角,人物這麼少,故事當然格局不一定能做到很大,於是我們旁敲側擊的窺見了怪物的一斑,我們不知道那是誰,不過沒關係,畢竟這不是本片的初衷,只是我會想要提問,去頭去尾製造出來的恐怖如【28天毀滅倒數】可以令人撼動萬分,但去除太多劇情,需要大量留白片段的電影,一如【柯洛弗檔案】,倒是令人有些徬徨了,這就是導演所意圖呈現出來的情景嗎?是的,我當下感到恐懼,但電影裡面總有一些虛假的部分一一顯現,那些災難電影的公式仍持續重演,那還會是整部電影所苛求的現實嗎?
所以這片其實是個不是很容易進入的真實世界,就像是說,再怎麼真實,離我仍有隔閡,更何況擺除掉那令人頭暈目眩的DV技巧,本片其實仍然是陳腔,那又怎麼可能讓人驚喜。
也許會有人說看電影要做功課,於是我曾經上了PTT去查,發現本片行銷手法做得相當漂亮,裡頭有那似乎擬真的人物日記或是主角任職飲料公司的廣告介紹,這裡的確是漂亮的,但回歸電影欣賞的本質,我依舊無法喜愛這部電影。雖然整部電影的行銷手法很漂亮,可說是近年來最為優秀的一次先行手段,不過究竟好不好看,我相信是會呈現兩極化的,而我可能會是那個略為傾向負面的那一方。
- Feb 05 Tue 2008 21:28
科科-柯洛弗檔案〈Cloverfield〉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